运动员比普通学生高出好几倍的录取率,让人低估了“体育爬藤”的难度:美国大学乐于吸纳运动员,但越是优秀的大学,对运动员的水平要求就越高。像滑雪的谷爱凌、花滑的陈楷雯都属于国内,甚至国际头部选手。 练体育未必是逃离“内卷”,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更“卷”的路:如果不是精英级别的运动员,那么“爬藤”路上,依然需要不断提升比赛排名,来向教练“推销”自己。如果没有被大学教练看上,没有他们的推荐信,大学很难会看上“白板”运动员。 与此同时,学业也还是要“卷”的。普通学生练体育,是练个锦上添花,而一旦走上“体育爬藤”的路,那就真的是学业、体育两手都要抓,两手都要硬。
美国顶尖大学越来越难上,体育似乎是一个可以“降低门槛”进入大学的渠道。就拿哈佛来说: 2025届的新生有10.4%是运动员,这几年新生中体育生占比都在10%~12%。 学术表现评分在一等或二等的运动员被哈佛录取的几率为83%,而有着同等学术表现的非运动员学生被录取的几率只有16%。 运动员的SAT平均分为1397.4分,相比之下,非运动员学生的SAT平均分达到了1500.8分。
作为一位前田径教练,琳达·弗拉纳根深谙大学对运动员的刚需——“只要大学校队有希望获胜的教练,那就每年都需要新的运动员加入。” 在美国,如果只是把体育运动当作个人特长,那与普通学生的申请没什么差别。 而走运动员路线的孩子则需要在高中时到美国大学体育协会(NCAA)注册,然后以学生运动员的身份申请大学。作为运动员,学校通常不限制专业,但是学生必须为大学的校队效力。 NCAA按照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、是否提供体育奖学金等标准,把学校分为了D1、D2、D3三类。 大家熟知的八所藤校和斯坦福都属于级别最高的D1,麻省理工、约翰斯·霍普金斯虽然属于D3,但有部分项目可以参与D1级别的比赛。而D1大学的校队教练,甚至在决定录取时有很大的话语权,只要是他们看上的运动员,有很大可能可以被学校录取。 值得一说的是,NCAA设置了运动员的最低分数线,如果学业成绩太差,教练觉得学生很难被录取,也会直接PASS掉。再加上选拔、运动表现、比赛成绩等综合评判,运动员圈子里的大学录取率其实并不算高。 就拿高尔夫来说,2020年的一份数据显示,高中参赛的男子有168,480人,女子有96,071人,能在大学继续打高尔夫的比例分别是7.0%和7.5%,而能进入D1学校(八所藤校都在这个级别)花名册的只有1.5%和1.8%。可见,真正以运动员身份进入藤校的比例,比藤校的总体录取率还要低。
中国电话:400-999-0948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