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麻省理工招生办透露,今年有11924人参加MIT早申(去年14781人),录取685人,录取率为5.7%。MIT今年恢复必须提交标化成绩后,申请人数锐减是必然的,只是没想到减少这么多,近20%了。
7,892位申请人被延迟至常规轮次,并与RD申请人一视同仁地接受招生筛选。鉴于申请生源的高度竞争性,另有2,815名学生被婉拒入学。
今年,4,855名学生通过提前决定(ED)计划申请就读杜克大学,其中800名获得入学邀请,录取率为16.5%,早申录取率创出历史新低。
录取学生中,745位录取学生为ED申请人,另有55名学生通过QuestBridge项目匹配至杜克大学。其中634名将入学文理学院、其余166名就读工程学院。此外,录取学生中10%为国际生、52%为有色人种、57.5%为女生。
据布朗大学招生办透露,今年有6770人参与布朗早申,申请人数比去年增加10%,录取879人,早申录取率13%,又创新低。
今年早些时候,布朗大学公布了2026届申请数据,据悉,有50649人申请,早申录取895人,2026届录取2560人,整体录取率只有5%,创历史新低。95%被录取的新生班级排名前10%。
标化分数方面,虽然布朗大学标化成绩是可选的,但提交标化分数的申请者表现还是非常突出的。
SAT成绩,超过93%的申请者阅读在700分以上,85%的申请者数学在750+,单看SAT成绩,就是学霸标签。
SAT成绩50%中位数是1500-1570。对于国际学生来说,如果SAT没有达到1500+,希望是比较渺茫的。
ACT成绩:92%的申请者32分以上,50%中位数是34-36,也就意味着国际学生34分及以上提交才有竞争力。
由此可见,打铁还需自身硬,想爬藤的同学,还是要有靠得住的成绩和令招生官眼前一亮的申请背景才行。
TOP美本的申请越来越激烈,想要顺利上岸,必须提前规划!
|